9月下旬以來,關中地區就一直陰雨連綿,天地間仿佛被雨水浸透。然而,在華陰農場種植的1萬余畝玉米田里,一場與時間的賽跑玉米“搶收戰”正激烈上演。面對持續“秋淋”天氣的嚴峻考驗,農場上下主動出擊,晝夜奮戰,截至10月9日晚上8:00,萬畝玉米已搶收過半,剩余4500畝收割工作正全力推進,預計10月20日前全部收完。
雨情緊急,搶收就是命令
持續的陰雨導致田間泥濘不堪,玉米收割機可以說“寸步難行”,豐收的果實面臨受損風險。災情就是命令,華陰農場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將“搶收減損”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
多線作戰,泥濘中辟通途
面對困境,農場主要領導果斷調整策略,多措并舉打響“泥濘攻堅戰”。一是人機齊上,晝夜輪戰: 利用一切降雨間隙,所有可調用大型收割機全部投入,根據地塊條件24小時不間斷作業,人歇機不歇,全力搶收成熟籽粒。二是雙線出擊,變通減損: 對機械難以下地的泥濘田塊,則采用“籽粒與青貯同步收”的策略。一時間,運輸玉米籽粒與青貯飼料的車輛往來穿梭,最大限度地將糧食和飼料“搶”出田間。三是重器護航,開路前行: 平日里用于工程的挖掘機、大型鏟車化身“田間開路先鋒”,清溝、鋪路、救援陷車,為收割機群掃清障礙,構筑起一條條泥濘中的生命線。
眾志成城,誓從老天手中“奪糧”
田間地頭,機器轟鳴聲、人聲、風雨聲交織成一首激昂的戰歌。農場干部職工們頂風冒雨,日夜堅守,滿身泥濘是他們戰斗的勛章?!耙獜睦咸焓掷锇鸭Z食搶回來!”——這不僅是口號,更是全體人員心中最堅定的信念。
目前,搶收戰斗仍在繼續。陰云未散,泥濘更深,但華陰農場人用團結協作的智慧和頑強拼搏的斗志,在風雨中筑起了一道堅實的“豐收防線”,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對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與擔當。
責任編輯:發展規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