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海南象元實業有限公司加工生產的高等級技術分級橡膠順利通關放行,這是海南自貿港首票橡膠加工增值業務,標志著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在樂東實現零的突破,也為當地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為推動政策紅利精準落地,海口海關所屬三亞海關提前謀劃、主動作為,依托送“服務包”上門,組建由關稅、監管、通關等業務骨干構成的專業服務團隊,深入試點企業開展“地毯式”調研,全面梳理企業在原料進口、生產加工、成品內銷等環節的痛點難點,針對橡膠制品加工周期長、倉儲條件特殊等行業特性,量身定制政策應用方案。通過“線上+線下”雙軌培訓模式,多輪次開展政策宣講,覆蓋企業管理人員及業務操作人員,確保企業對加工增值政策“看得懂、用得好”。
“從政策解讀到業務實操,海關全程提供專業指導,幫助我們解決了賬冊備案、增值率核算等業務問題。”成功開展首單業務的海南象元實業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李淵說,“享受減免關稅約21.3萬元的政策紅利,降低了我們的經營成本,讓我們在市場競爭中更有底氣。”
加工增值區外試點企業(產品)審批權限下放至海南省后,三亞海關轄區共有6家企業獲批試點,為幫助企業更好享受擴區試點政策紅利,三亞海關建立“一企一策”服務機制,為試點企業提供全過程指導。從加工貿易賬冊設立環節開始,指導企業規范建立電子賬冊,優化保稅貨物庫存管理。在生產加工階段,創新實施“聯網監管+定期核查”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實時掌握企業生產動態。在通關環節,組建專項工作專班,對增值率核算、報關單申報等全流程進行“一對一”指導,為企業順利開展業務提供保障。
下一步,三亞海關將通過自貿港政策巡回宣講等方式,進一步擴大企業知惠享惠面,助力樂東縣培育壯大橡膠深加工產業集群。
責任編輯:天然橡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