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科研用地穩定、服務能力顯著提升、科技成果加快轉化落地、種業國際國內交流日益密切……日前,在2025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中,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家保為與會嘉賓介紹南繁硅谷建設進展——作為國家種業科技創新攻關的核心平臺,南繁硅谷已逐步由建設階段轉向功能釋放階段,成為我國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的重要引擎。
“南繁基地建設十年來,已經劃定了26.8萬畝的保護區,建設了5.3萬畝的核心區。保護區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達到了‘路相連、渠相通、旱能灌、澇能排’的建設標準?!蓖跫冶1硎?,南繁硅谷目前已經從根本上解決了其他產業發展與南繁“爭地”的矛盾。
為讓南繁硅谷建設激發種業發展“原動力”,海南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建設服務全國的南繁硅谷,不斷健全南繁管理服務機制。
“近年來,海南出臺實施南繁服務十項清單,南繁登記、檢疫等實現了‘一網通’;建成一批南繁公共實驗服務平臺,可提供新品種測試、種子質量認證、植物檢疫等技術服務;大力培育種業CRO(合同研發組織)業態,推動技術、資金、數據等要素加速聚集?!蓖跫冶=榻B。
當下,全國唯一的5000畝生物育種專區已投入使用;三亞、陵水黎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建成超26萬平方米的生產生活設施,9.38萬平方米南繁配套服務區具備“拎包入住”條件,越來越多的種業創新企業落戶于此。
據了解,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已累計注冊南繁種業企業達2800余家,集聚了14家科研院所和10家涉農高校,李家洋、錢前等5位院士已全職入駐。
優質粳稻“寧香粳9號”示范試驗,畝產587.5公斤創造了海南規模種植優質粳稻的高產紀錄;株高為野生型水稻四分之一的“小薇”水稻,可在實驗室大規模種植、篩選……一份份成績,是南繁硅谷蹚出種業振興新路,攥緊農業“芯片”,端牢中國飯碗的印證。
同時,海南積極創新措施加快推進“向種圖強”。2025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期間,省新聞辦在三亞舉行“海南自貿港政策解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十三場),針對種質資源便利引進,海南創新進境植物繁殖材料特許審批新模式、海南自貿港進境跨關區附條件提離種苗快速通關模式、海南自貿港進境種苗有條件實施免于口岸檢疫采樣便利化措施等三項政策措施。
“當前,南繁硅谷建設已取得重要進展?!蓖跫冶1硎?,海南將進一步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全力打造種源科技創新策源地;堅持向種圖強,打造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實踐地;充分發揮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優勢,打造種業開放合作高地,更好推動南繁種業高質量發展。(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余佳琪)
責任編輯:熱作發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