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走進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張家鎮香花村龍眼種植地,飽滿圓潤的果實綴滿枝頭,如同褐色的瑪瑙,在陽光下閃耀著誘人的光澤。果農們穿梭在果園間,忙著采摘、分揀、裝箱,現場一片繁忙喜悅的豐收景象。
“今年我種植了兩畝儲良龍眼,畝產穩定在2500斤左右,今年比去年的產量提升了一大截,收購的價格大概在4—5元/斤左右,總收入比去年漲了兩成!”種植戶劉萬賢邊采摘邊介紹道。得益于當地獨特的丘陵氣候,張家鎮香花村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都非常適合龍眼種植,是張家鎮龍眼的主產區。今年龍眼比去年增產了不少,口感更甜,品質更優,在市場上十分暢銷。
龍眼在平樂縣種植歷史悠久,素有“南桂圓,北人參”的美譽。張家鎮依托龍眼產業助推鄉村振興,龍眼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農業特色產業之一。近年來,該鎮積極引導農戶科學種植,優化品種,并嘗試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拓寬銷售渠道,努力將“張家龍眼”的品牌打得更響,讓這份大自然的甜蜜饋贈轉化為農戶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張家鎮農業服務中心技術骨干劉傳治表示:“今年全鎮龍眼種植面積將超100畝,讓‘張家龍眼’成為鄉村振興的‘黃金名片’。”
接下來,張家鎮政府將不斷優化產業鏈建設,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進一步推動產品精深加工,盡可能加大對龍眼干、龍眼肉、龍眼果酒等農產品深加工的扶持力度,引進深加工企業和技術,提高產品附加值,更好助力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熱作發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