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文化里,牛是勤勞、奉獻、奮進、力量的象征,寄寓著人們的美好期待。2020年12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強調,要“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始終激勵著呼倫貝爾農墾謝爾塔拉農牧場公司(以下簡稱“公司”)黨員干部,他們以克難攻堅的雄心,書寫著無愧于時代的奮斗華章。
以一顆種子的堅韌之心實而不浮,淬煉“為民服務”的孺子牛精神
改善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全域旅游的重點任務,是公司干部職工群眾的迫切期盼。近年來,公司積極踐行環境治理社會責任,開展了一系列環境衛生大整治工作。2022年至今累計種植花楸、糖槭、白樺等3萬余株樹木,百合、八寶景天、三七景天等50萬余株花卉,進一步弘揚了植綠、護綠、愛綠的文明新風,形成了全員參與義務勞動的良好局面。與此同時,街道硬化、路燈亮化、東山侵蝕溝山坡固土綠化工程一并實施,民生環境相應改善,公司以實干實績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條“公司美、環境優、民幸福”的發展之路越來越清晰。
以一粒果實的沉淀之心厚積薄發,踐行“創新發展”的拓荒牛精神
公司自然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發展旅游產業潛力巨大。2022年起,公司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積極推進文旅產業發展,打造重點旅游節點項目。以水晶花宮為中心,采摘園、百合園網紅打卡地、百林園、芍藥園科普觀光區、三河牛科技文化館、奶酪制作體驗區、牧場參觀區、愛情樹景觀等點線相連,形成了“觀光+體驗+研學”的農、牧、旅融合發展新業態。
2022年底,這里成為呼倫貝爾學院馬術、射箭、布魯等課程的實踐教學基地,被評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2024年5月18日,呼倫貝爾市中小學勞動實踐教育暨研學基地在謝爾塔拉農牧場公司正式掛牌,公司以此為契機,再掀旅游研學高潮,截至目前,已有近萬余名中小學生在研學中了解了農墾文化、三河牛文化,讓公司各個景點的曝光度和知名度持續攀升,帶動了公司生態旅游的蓬勃發展。
以一片落葉的奉獻之心無怨無悔,牢筑“艱苦奮斗”的老黃牛精神
自1955年建設以來,公司廣大員工發揚“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農墾精神,培樹畜牧業品牌,打造現代農牧業示范區。1958年中央人民政府頒發了有周恩來總理簽名的“謝爾塔拉農牧場三河牛育種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獎狀。
多年來,公司依托三河牛品種特性,產業優勢,加快產業園區建設。2013年8月,開始籌建第一牧場,牧場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實現了“人畜分離”。2023年12月5日,三河牛信息中心正式運營,標志著三河牛產業躍進數字化全新發展階段。
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公司現有耕地面積32萬畝,自建設以來,十年九旱,為擺脫“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1979年就開始建設水利設施,并且積極探索水肥一體化、水利信息化、智能化等相關領域,特別是在2023年,成功申報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謝爾塔拉農牧場二隊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2024—2025年度),爭取國家項目資金9939.21萬元。
以一朵鮮花的綻放之心干凈純粹,堅定“勇立潮頭”的高尚追求
公司是呼倫貝爾農墾集團開發建設較早的牧場,歷史上經過多次合并、劃分,但公有制屬性從未改變,鮮紅的黨旗始終引領著開發、建設、改革、發展。“謝爾塔拉必須走向產業興旺、名聲響亮的三河牛產業發展之路。”謝爾塔拉農牧場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滿澤堅定地說。
承載光榮,延續夢想。在呼倫貝爾農墾集團“雙十、雙百、雙創”目標的引領下,公司黨委正以“抓黨建,強農業,保牧業,壯旅游,樹品牌,促改革,惠民生”為發展思路,帶領廣大干部職工走向一條綠色發展、生態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之路。
責任編輯:農墾經濟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