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季節里,江蘇農墾涉農單位借助現代科技的力量,讓春耕變得更加高效、智能,從精準播種到智能管理,從衛星平土機到無人機植保,科技為春耕注入了新的活力,引領著農業向更高效、更環保的方向邁進。
無人機巡田、疏通溝系、組織水源灌溉、踏田管理、農機檢修……白馬湖農場處處洋溢著盎然生機。在蘇墾農發白馬湖分公司田間地頭,平行行走式水肥藥一體機、無人機、帶北斗導航系統的開溝機、裝有紅外線監控的播種機等現代化農業裝備輪番上陣,農業中心技術人員紛紛深入田間地頭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面對今年普遍降水少的現狀,技術人員一邊指導生產區科學進行春灌,一邊大力推廣藥肥“雙減”政策。
蘇墾農發新洋分公司利用新型植保無人機為小麥噴施葉面肥。張偉生攝
檢測地面平整度、確定激光位置、安裝三腳架、調平……在蘇墾農發新洋分公司新北生產區5大隊水稻秧池平整現場,技術人員正在對北斗衛星信號發射器進行調試,兩臺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平地機在田間來回穿梭。“激光平地技術實現了‘厘米級’的精準作業,土地高低差控制在1厘米內,較傳統方式效率提高5倍以上。”新北生產區副主任萬濤介紹,單臺機械每小時可完成一塊標準秧田的平整,整個大隊的秧池一天內即可完工,較人工平整可節省約80%的成本。北斗系統實時采集地形數據,智能控制器將三維坐標轉化為作業指令,液壓裝置自動調節刮土鏟高度,精準搬運土方。新技術的應用,讓土地平整合格率從過去的75%躍升至98%以上。
蘇墾農發江心沙分公司因苗施策進行藥肥一體化作業。袁偉攝
在蘇墾農發云臺分公司普山大隊地頭,無人機根據終端輸入的田塊坐標邊界,自動規劃航線進行噴肥作業,降低肥料噴灑重疊率。“無人機噴灑,小麥吸收均勻,比人工噴灑效果要好很多。”普山生產隊隊長王飛說,“施肥看似簡單,其實很有學問。施肥要根據土壤的墑情、肥力和作物的需求決定。”王飛邊檢查墑情邊說。
責任編輯:刊物編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