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剛過,走進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縣蒼山西鎮淮安村小春壩小組村民董遠志的百香果園,只見一排排支架上藤蔓纏繞、綠葉繁茂,一顆顆青綠色的百香果懸垂在藤蔓間,淡淡的果香沁人心脾。
眼下正值百香果苗修枝打杈的關鍵期,董遠志正帶領十多位工人在果園里忙碌,為百香果上市做最后準備。“這段時間主要是修剪多余的葉片和病枝,把養分集中供給果實,促進果子早日成熟上市?!倍h志一邊指導工人一邊介紹。
百香果種植基地。楊佳燕攝
首次種植百香果,董遠志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在考察市場并評估當地種植條件后,他聯系廠商簽訂了訂單協議:由廠商提供果苗,果實成熟后統一收購。這種訂單農業模式解除了銷售的后顧之憂。
今年2月,董遠志帶領鄉親們試種了百余畝“臺農1號”百香果??粗劾鄞T果掛滿枝頭,讓他對特色種植充滿信心:“明年要帶動更多鄉親一起干!”得益于優質的水源和氣候條件,加上加工廠的保底收購合同,村民種得放心、賣得省心。
為確保種植成功,董遠志和種植戶們積極參加各地農業技術培訓,對種植到管理的每個環節嚴格把控。果園里科技元素豐富,精準滴灌、無人機飛防等技術的應用,既提高了效率,也為產業發展注入了科技動能。
用無人機給百香果施肥。楊佳燕攝
“傳統漫灌施肥不夠精準,現在用滴灌能精準供給每株樹苗;無人機噴藥幾十畝地兩三小時就能完成?!爆F代科技的加持,讓董遠志的果園管理輕松不少。
百香果產業的引進,也為附近村民提供了“家門口”的就業機會。據了解,百香果園每月用工量約300人,有效帶動了當地勞動力就業?!拔覐拈_春就在這里干活,每天有90快錢的收入,已經做了100多天?!贝迕裰鞓涿缹@份工作很滿意。
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發展富民產業是關鍵。如今,在淮安村的土地上,百香果、西瓜、草莓、大蔥等特色產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惠及千家萬戶。
工人們正在百香果園里修枝打杈。楊佳燕攝
“下一步,淮安村將采取‘黨總支+農戶+合作社’模式,持續探索新興種植產業,走出一條產業發展特色道路?!被窗泊妩h總支副書記王亞情表示。(劉慧玲、楊佳燕、段莎莎、熊貴才)
責任編輯:熱作發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