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捧鎮勐巴拉娜西乳膠制品有限公司車間生產線。
“以前大家賣膠怕商販壓價,現在合作社保價收購,年底還能多分一筆錢。”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捧鎮曼種村委會黨支部書記張克正來到村里的橡膠林,一邊拿著測膠“公平秤”核對當天的收成,一邊動員村民加入合作社。
曾經,以橡膠為支柱產業的勐捧鎮,一度陷入膠農增收難、產業附加值低、市場風險高的困境。為了破解發展瓶頸,勐捧鎮以村黨組織為核心,搭建“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膠農”聯動平臺,動員黨員干部、致富帶頭人帶頭入股,合作社與膠農簽訂保價協議,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兜底收購,2024年為村民增收47萬元。勐捧鎮還通過“二次分紅”機制反哺膠農,合作社12萬元利潤中有8.4萬元按“三七分”形式直接返利給村民,帶動87戶社員、周邊400余戶膠農戶月均增收超600元。
收入來源穩定了,膠農的干勁也更足了。勐捧鎮趁勢將農技培訓課堂搬到膠林邊,在農業培訓、科技服務、政策宣傳助力下,短短一年內,膠園產量與收益就增長了36%,30余戶村民戶均增收5000余元。膠農們還在橡膠林下種植各類中藥材,形成“上產乳膠下采藥”的立體經濟,通過根系固氮保土,讓膠樹產量提升了12%。此外,1460畝山烏龜種植基地創造了100多個固定崗位和200多個季節性崗位,前來基地務工的村民人均年增收2萬元。“白天割膠,傍晚管藥,一塊地賺兩份錢。”村民飄者笑著說。
在勐巴拉娜西乳膠制品有限公司的車間內,機械臂正將乳膠原料精準壓制成型,傣族姑娘依應坎緊盯質檢屏幕:“以前只知道割膠,現在學會操作中高端天然乳膠生產設備,每月收入比過去翻了一番。”這家山東青島企業落戶勐捧鎮后,帶來了技術先進的橡膠產品生產線,年產乳膠枕360萬只、床墊28萬張,年產值達5億元,助推勐捧鎮橡膠產業從賣原料向賣產品轉型。
目前,5家橡膠規上企業、2家木制品規上企業攜手多家相關廠商,構建起勐捧鎮年產值超20.3億元的“5+2+N”橡膠產業集群生態矩陣,通過規模效應、原料集采、聯合研發等方式,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輻射帶動一二三產業就業超3萬人,橡膠制品本地轉化率提升42%,逐漸形成龍頭牽引、多點開花、大企做強、小企做專的產業格局。
與此同時,勐捧鎮還積極利用電商平臺,以“溯源直播+工廠直發”模式幫助銷售。通過“消費者直連膠林”的短鏈經濟,銷售乳膠產品2000余個,推動中間環節成本下降8%,反哺上游膠農收購價提升5%,實現產銷兩端效益的良性傳導。
從依賴資源到品牌驅動,勐捧鎮以“不離鄉、不離土、不離產”為目標,走出了一條聯農帶農、產銷一體、富民強鎮的鄉村振興路徑。
責任編輯:天然橡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