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縣作為中國晚熟龍眼的核心產區,不僅規模領先,更以“瀘豐”“蜀冠”等優質品種享譽業界。這里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造就了龍眼“錯峰上市”的顯著優勢,既彌補了市場空窗期,也避開了早期產品的同質競爭,已成為川渝地區特色農業的一張亮麗名片。
因果溯源,傳承千年。瀘縣與龍眼相伴已逾1500載,縣內至今挺立著上千株百年龍眼古樹,龍盤虬枝,歲歲結果,見證著“中國晚熟龍眼之鄉”的悠遠年輪。先人植綠、護綠、用綠的智慧,把北緯29度的“龍眼栽培最北緣”變成了“世界晚熟龍眼優勢區域中心”,也把“南亞熱帶名優作物龍眼生產基地”的殊榮鐫刻進巴蜀沃野。
以果興業,產業豐隆。瀘縣20.3萬畝龍眼枝繁葉茂、四季常綠,8萬噸鮮果、7.5億元產值,香飄川渝、遠銷全國。瀘縣依托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先后選育“瀘早”“瀘豐”“瀘晚”“寶石1號”“秋香”等優新品種,實現良種高換、迭代升級;依托宴美冷鏈公司、科裕專合社、潮河專合社等龍頭主體,攜手重慶永川組建“瀘川龍眼產業聯盟”,打通“生產—冷鏈—加工—銷售”全鏈條,烘干凍干龍眼肉、龍眼果酒、龍眼酵素、龍眼蜂蜜等精深加工產品琳瑯滿目,帶動種植戶人均年增收3000—4000元。龍眼真正成了富民強縣的“黃金果”。
借果攜手,共建共贏。瀘縣立足長江、沱江交匯的獨特區位,把龍眼產業深度嵌入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瀘永江融合發展示范片,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共筑晚熟龍眼標準化示范基地、共享冷鏈物流和電商銷售網絡、共建跨界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努力以一域之光為成渝雙城經濟圈添彩。深化產學研協同、上下游聯動,把瀘縣晚熟龍眼的“獨一份”優勢轉化為“第一流”品牌。(曾佐然)
責任編輯:熱作發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