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陽光灑在廣西龍州邊境的山坡上,一串串沉甸甸的堅果掛滿枝頭。在彬橋鄉安鎮村種植基地,縣農業農村局、堅果辦農技專家穿行林間,仔細核驗參評2025年堅果“優秀種植示范戶”的種植情況,只有達到“連片種植總面積不低于20畝,壞果率在5%以下”等標準,才能在評選中脫穎而出,并獲得2000元獎勵。
廣西龍州縣地處祖國西南邊陲,屬邊遠落后地區,農民長期以種植糖料蔗為主,農業結構單一,年均收入不高。讓邊境群眾過上好日子,始終是黨委、政府的最大心愿。面對發展困境,龍州縣反復調研、多次論證,立足毗鄰越南、山林地多、氣候適宜的優勢,探索出一條適合當地發展的堅果產業之路。
堅果在龍州落地生根,帶領農戶走出脫貧攻堅主戰場,奔向鄉村振興最前沿。2025年來,龍州堅果種植面積達16.55萬畝,其中掛果面積11.44萬畝,掛果面積位居全區第一,預計總產量4.72萬噸,加工產值達5億元,帶動種植戶戶均增收約1.68萬元,堅果產業實現了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
黨員示范與技術幫教強共振
堅果種植周期長,管護要求高,剛開始推廣種植時,很多農戶持觀望態度。“前期沒少碰釘子。”龍州縣堅果辦負責人回憶。盡管已通過入戶動員、發放傳單等方式宣傳,也都從資金、技術方面為農戶兜底,但大多數農戶還是擔心賺不到錢。
在堅果種植推進不力的情況下,龍州縣將目標轉向村“兩委”干部、黨員致富帶頭人,鼓勵其扛起責任、做好示范,成為堅果種植“第一梯隊”。同時,給予產業獎補、種苗補貼、小額信貸等政策扶持,在育苗、施肥、剪枝、授粉等關鍵環節,組織農技專家到田間授課。
當第一批堅果產生效益時,很多農戶看到希望,紛紛將種植速生桉、馬尾松的坡地改種堅果,有的重新開墾撂荒地塊種植,并同步發展林下經濟,套種中藥材、養殖肉雞等,實現了生態和經濟雙重效益,“一人帶一戶,一戶帶全屯”“一戶四畝百株”種植模式逐步形成。
為更好地指導農戶,龍州縣整合縣農業農村局、林業局、堅果辦以及廣西南亞所等技術力量,組建“紅色專家服務隊”,分片包聯各村,開展技能培訓。組織科技特派員、農藝師拍攝“愛堅果開講啦”“堅果微課堂”等教學視頻,通過微信群、公眾號傳播,“線上+線下”定期推送堅果管護要點,實現技術傳授零距離。根據薊馬、蝽蟓及速衰病等地域常見病害,組織專家研發綠色防控技術,大幅降低病蟲害發生率,壞果率從2022年的10%降到2025年的5%以下,品質走在全國前列。
鏈條延伸與品牌打造深融合
為了拓寬堅果銷售渠道,提高產品附加值,龍州縣委、縣政府牽頭,組織工信、投促、農業等部門外出招商,以區位、政策、勞力優勢為突破口,成功引入松鼠富民食品(龍州)有限責任公司等5家堅果加工企業。
“我們公司日處理青皮堅果達120噸,加工產值約30萬元,貨源都是從附近種植戶收購。”龍州縣大德亞內食品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道。在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轟隆隆響個不停,一批批綠皮堅果經過脫皮、烘干、炒熟、封裝,成為美味零食。企業與農戶達成“訂單”合作,既解決了銷售問題,又吸納了當地勞動力就業。
為確保企業“引得進、穩得住”,龍州縣建立黨員干部聯系企業制度,在用地審批、廠房建設、融資擔保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此外,由廣西南亞所下派企業科技特派員,就蟲果檢測技術、設備升級、廢料利用等提出優化建議。在一道道工序下,堅果變身為堅果油、即食干果等一系列產品,身價至少漲了一倍。
龍州縣將堅果產業嵌入農文旅融合發展賽道,連續舉辦6屆“堅果文化節”及“堅果王”評選活動,吸引全國各地知名企業、專家、游客5萬人次。在“二月二”春龍節、三月三等重要日子及區市農副產品展銷會,強力推介堅果產品。借助粵桂協作消費幫扶,堅果搭上銷往粵港澳大灣區“快車道”,龍州堅果的品牌旗號越發響亮。
人才攻堅與科技賦能雙驅動
近日,“澳洲堅果副產物高值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通過驗收,這預示著經過降解后的堅果青皮有望成為有機肥原料。近年來,聚焦澳洲堅果品種不良、單產不高、加工后端廢物難處理等問題,廣西南亞所積極組建“課題研究團隊”,22名專家就澳洲堅果發展瓶頸齊力攻堅。
為彌補科研能力短板,廣西南亞所不斷加強與區內外農業發展中心、農業科學院及堅果領先企業合作。不僅邀請知名專家進行現場指導與技術交流,還組織團隊赴云南、四川等地調研學習,深入借鑒其在品種選育、精深加工與市場運營方面的成熟經驗。
“桂熱1號果實大小均勻、呈串、產量高。龍邊9號出仁率高,集合了早花、高產、矮干、自花授粉等優異特性,這2種新品種受到農戶青睞。”廣西南亞所科研團隊表示。
除了品種培育,團隊還研發出澳洲堅果花果精準調控、根系快速誘導、綠色植保等新技術3項,解決種子萌發率低、坐果率低、病蟲果率高等實際問題。
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真正讓農戶受益,廣西南亞所研究員主動深入種植基地,進行理論授課和現場實操。2025年來,新建立示范展示基地1個,推廣新品種新技術1項,開展培訓21余場,服務人次919余人,內容涉及防寒凍、災后恢復、病蟲害防控、保花保果、整形修剪、副產物加工等方面。(彭秀娟)
來源:龍州縣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熱作發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