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拿輕放,小心刮傷果皮!”8月4日下午,在天涯區南島社區的一隅山坡上,綠意盎然。工人們穿梭于成排的果樹間,小心翼翼地采摘著一個個被白色套袋精心包裹的黃晶果。
記者沿蜿蜒山路抵達這片150畝的種植基地時,只見成片果樹隨風搖曳,枝頭白色套袋包裹的果實若隱若現。
“套袋主要是防蟲防鳥,保護果皮?!被刎撠熑撕伪貍ヒ贿呑屑殭z查剛摘下的果實,一邊向記者介紹。他隨手打開一個套袋,露出里面金黃油亮的黃晶果?!皠e看這些果樹才種下兩三年,掛果情況不錯,今年是初產期,為國人的‘果盤子’增添一份獨特的‘三亞甜蜜’?!?/span>
引優品克難關 技術賦能產業興
黃晶果又稱黃金果,其奶白色膠質果肉甜度最高可達30度,因富含膠原蛋白和果膠被譽為“果中燕窩”。這種原產南美洲的亞熱帶水果,經改良品種引進后,在三亞山區成功扎根,不僅豐富了國人的“果盤子”,也為當地農民增收和產業升級開辟了新路徑。
黃晶果作為三亞近年引進的優異果蔬成員,以獨特的顏值和口感優勢,迅速成為市場上的“新寵”。由于當前市面上較為少見,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在天涯區南島社區,三亞首次引進并種植了100畝黃晶果。
選擇在三亞種植,氣候是首要優勢。“基地選址在北緯18度以南區域,正是看中了三亞冬季溫暖、少有寒害的獨特氣候條件?!焙伪貍ソ榻B。該基地于2023年5月啟動建設,總面積200余畝,其中黃晶果種植面積達150畝。尤為關鍵的是,基地引進的是經過改良的優新品種,相較于傳統品種,具有耐儲運、抗病蟲害能力強、適應性廣等顯著優點,有效克服了傳統黃晶果易氧化褐變、儲存期短的技術瓶頸。
經過改良的品種在三亞的適應性表現良好,日常管理難度相對不大,病蟲害也少?!焙伪貍ソ榻B道,手指向枝頭密密麻麻的白色網套,“但精細化管理要求高,尤其是給每個果實人工套袋這道工序至關重要,是保證果實品質和商品率的關鍵環節。”記者觀察到,每顆成熟的黃晶果都套著雙層保護袋。何必偉透露,套袋工作需要大量人工,基地每日需安排8至10名工人專門負責此項作業。
錯峰占先機 冬果溢價顯優勢
得益于三亞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該基地的黃晶果成功實現了錯季上市,這成為其市場競爭力的核心所在。
“夏季果實每斤12-15元,冬季可達25-30元?!碑斍埃S晶果市場較好,往往還沒有成熟,客商就到果地里預定。何必偉展示手機訂單系統,北京、沈陽等地高端商超每日定量采購。
反季節的“冬果”因晝夜溫差大,甜度更高?;夭捎谩坝唵无r業”模式,與電商達成戰略合作,實現從采摘到發貨的全流程管控??者\至沈陽的果子前一天下午采摘,最快第二天可擺上貨架。
何必偉透露,去年試種階段,100畝黃晶果已實現首批少量上市,今年進入初產期,單株掛果約60個,待5年豐產期后產量將提升至100~200個。
產業聯動助力村民增收
“在這里打零工,日薪有150元,離家近,還能照顧家庭?!碑a業的發展也惠及了當地村民,南島社區居民黃美華在基地打零工,負責分揀果實。
在基地里,還有不少像黃美華一樣的周邊農戶在這里找到工作。目前,基地已培訓臨時工30余人、長期固定工20人,未來計劃擴大至500畝,帶動更多村民就業。
除了該基地,黃晶果已經逐漸走進三亞的山坡上。在育才生態區明善村,360畝黃晶果種植基地也迎來豐收。
“我們主栽‘黃寶石’品種,抗病性強、產量穩定?!被刎撠熑私榻B,2024年初產期每棵樹產量約150斤,年產量達50萬斤,2026年豐產期后產量將進一步提升。
“大家都十分看好黃晶果產業的發展潛力,已經有不少附近村民從我們基地購買種苗回去試種。我們也很愿意提供技術指導,帶動更多村民加入進來,一起種植黃晶果,實現增收致富?!痹撠撠熑苏f。
當前,三亞通過政策扶持、技術指導等方式,推動新品種產業發展,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推動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隨著種植技術成熟與產業鏈完善,黃晶果有望成為三亞繼芒果、蓮霧之后的又一標志性水果,為國內消費者“果盤子”增添更多熱帶風味。
責任編輯:熱作發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