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鼻昵暗拈L安城,荔枝是帝王家的珍饈;千年后的靈山縣,黨員干部以“田坎賬本”續寫傳奇,讓這份穿越唐宋的甜蜜,化作鄉村振興的鏗鏘足音。
在煙墩鎮,黨員沖鋒在前,“田坎賬本”鋪就銷售坦途。鎮里的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將全鎮荔枝的“家底”摸得清清楚楚——規模、品種、產量等關鍵信息悉數登記在冊。
這本“田坎賬本”成為精準對接市場的基石:他們一手抓“指尖銷售”,通過微信、抖音等平臺展示荔枝從枝頭到舌尖的全過程;一手布局線下網絡,與廣西昊揚、宇峰等企業合作,在鎮內設置9個收購點,為荔枝外銷打通“快車道”。身著紅馬甲的黨員志愿者活躍在果園內外,幫采摘、助包裝、跑運輸,既減輕了果農負擔,又加快了鮮果上市速度。
在煙墩鎮脫貧戶的果園里,駐村工作隊隊員是“常客”。他們化身“土專家”,手把手指導果農提升荔枝品質;更將后盾單位轉化為“大客戶”,組織職工開展愛心認購,用消費幫扶化解銷售之難。隊員與脫貧戶一同揮汗采摘、分揀裝車,截至目前,煙墩工作隊已助力銷售荔枝3.5萬斤,穩穩托住了脫貧戶的增收希望。
在沙坪鎮,人大代表成為果農最貼心的“傳聲筒”。他們走村串戶收集銷售難題,第一時間向黨委政府建言,把果農的急難愁盼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幫扶政策。同時,代表們憑借深厚鄉誼,動員各方力量為荔枝找“婆家”,在鄉情的浸潤中架起一條條穩固的產銷橋梁。
在太平鎮,多路并進打通銷售“快車道”:組織55名脫貧戶參加電商直播培訓,讓手機變成“新農具”;在公家、卜甲等荔枝主產村密集設置收購點,日收購量高達120噸;更在公家村辦起荔枝豐收助農活動,僅一天就售出32噸,銷售勢頭強勁。
一顆荔枝,從枝頭到舌尖,靈山荔枝順利北上京津冀,東進長三角,西拓陜甘寧,甜蜜名片閃耀大江南北!8家規模以上加工企業深耕荔枝產業鏈,荔枝酒、荔枝醋、荔枝果脯等產品遠銷海外。
宇峰公司依托“中國荔枝之鄉”優勢深耕加工領域,其明星產品荔枝醋年消化鮮果50噸。今年公司投入300萬元新增冷凍果汁生產線,開發出荔枝干、果肉、果漿等多元產品,預計年鮮果消化能力將躍升至萬噸級。荔枝集中上市期間,該公司每日在田間設置收購點,以每公斤2.4—2.6元的保護價收購香荔20至30噸,有效穩住果農收益基本盤。
在各方合力下,靈山縣今年幫助脫貧戶、監測戶售荔逾200多噸,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從長安古道到靈山果園,荔枝的紅艷始終牽動著時代的脈搏。當馬伯庸筆下的“荔枝使”穿越千年與紅馬甲志愿者相遇,歷史與現實在枝頭交匯,結出的是新時代黨員干部“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情懷。
責任編輯:熱作發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