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近年來,農墾農產品質量追溯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農墾農產品質量追溯在社會上的認知度還不夠高,品牌效應還不夠理想。
為將“質量”轉化為“效益”,近年來,位于黑龍江省農墾建三江管理局七星農場的黑龍江益華米業有限公司抓住機遇,在狠抓產品質量的同時大膽探索提升農墾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的新途徑,取得了顯著效果。
龍頭企業 優質產品
益華米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現在已發展成為一家集水稻收購、加工、倉儲、銷售于一體的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公司注冊資金7081萬元,擁有綠色水稻基地面積達20萬畝,固定資產4000余萬元,企業職工75人,年水稻加工能力已達到20萬噸,大米銷售范圍已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
公司致力于基地建設,成立之初就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確立了“公司+農場基地+農戶+技術指導”的經營模式,嚴格按照有機、綠色食品操作規程作業,實行品種、管理、服務、收購、運輸“五統一”。通過多年來一直堅持直供一體化經營,保證了優質產品的原料來源,實現了農超直供的經營模式,保障了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開拓創新 科技強企
益華米業有限公司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研發新產品、挖掘新服務、追求差異,建立起自己獨特的產品質量,打造特色品牌發展之路。
益華米業有限公司與農墾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服務點之一的黑龍江農墾七星農場正式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與省內的四家水稻科研單位聯合啟動了優質粳稻米適口性改良工程,由七星農場的技術專家現場指導水稻種植,重點解決寒地大米品質提升問題。公司生產的大米全部實行訂單種植模式,企業全程參與原料生產,按照有機、綠色食品操作規程作業,實行品種、管理、服務、收購、運輸“五統一”。
“東北七星一號”牌大米是公司的拳頭產品,原糧來自“中國綠色米都”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這里是東北水稻黃金產區,擁有經千萬年積淀而成的濕地草炭黑土,土地極其肥沃,有機質含量非常高,所產出的稻米顆粒飽滿,營養豐富。產區水稻生長周期長,晝夜溫差大,“大溫差”的氣候環境使稻米干物質充分積淀,鎖住了稻米的豐富營養不流失。
水稻生產環節實現了全程科技化種植,通過對水稻的生長周期、溫度及濕度全程進行監控,預防水稻病蟲害的發生,真正做到不用農藥為水稻治病。
通過實施水稻品種改良及高科技配套栽培技術,不斷提高品種品質,從中篩選出適應寒地黑土的水稻新品種并獲得成功。公司加工生產的“東北七星一號”大米,口感清香綿軟、米粒油潤口齒留香,是東北大米中的杰出代表,被評為“黑龍江名牌產品”,2016年獲得有機產品認證。
打造品牌 深耕市場
益華米業有限公司致力于品牌建設,全力開拓國內外銷售市場,確立了“精深加工—產品品牌化—高科技產品研發”的綜合加工生產模式,保證了優質產品的原料來源,保障了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實現了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控制。
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和先進的生產流程,是公司產品走俏國內市場的有力保障。目前,公司與北京物美超市簽訂農超對接協議,與美團快驢餐飲配送、甘肅農源高校平臺等開展了深度合作。2019年,公司共銷售大米7萬噸。
公司還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2013年起公司一直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建三江支行的黃金客戶;2016年被授予商務部監制、黑龍江省企業聯合會核發的“誠信經營示范企業”稱號;2017年,公司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全國放心糧油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業”榮譽稱號。2019年8月被大連商品交易所指定為粳米期貨交割廠庫。
肩負著“用基地資源和產品品質為千萬個家庭健康負責”的使命,黑龍江益華米業有限公司將在加快一體化經營模式發展的同時,探索開發休閑農業以及旅游農業,從而促進農產品商品化,加速農業生產要素優化,推動農業產業鏈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為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產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黑龍江益華米業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張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