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五件大事要事,
全力提升集團運營質量和效益
2017年,重慶市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團”)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慶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全面研判國內外經濟形勢、全面把握集團發展趨勢、全面凝聚集團思想共識,構建起了集團新時期發展戰略體系。以集團新時期發展戰略體系為行動綱領,以做好5件大事要事為抓手,全力提升集團運營質量和效益,譜寫了集團經營發展與黨的建設新篇章。
(一)集團管控模式再造取得新突破
按“業務發展”“服務保障”“多維監督”三大體系重新構造集團管控體系。出臺《管控手冊》、修訂《母子公司管理辦法》,建立子企業“一企一策”“混合型”垂直管控模式,構建集團總部“職能型”橫向管控模式,實現集團總部和所屬企業管控“全覆蓋”。新建《戰略管理辦法》《創新項目管理辦法》等制度37項,修訂《三重一大決策實施辦法》《董事會議事規則》等制度34項,沿用制度20項、廢止制度84項,創新完善了具有四梁八柱功效的制度體系。
(二)“五化路徑”建設取得新的突破
1.堅持市場化導向,“大營銷”格局著手建立。“1+2+N”營銷框架基本成型:“1”,即1個“大營銷”理念。“2”,即搭建起農投良品公司、中墾供應鏈公司兩大平臺,實現當年成立、當年運營。“N”,即所屬二三級企業營銷舉措多點開花。
2.堅持標準化引領,部分產業邁入行業一流梯隊。中墾乳業華山牧場、巴山牧場分獲“首批21家中國農墾標桿牧場”稱號,華山牧場成為“全國首批8個休閑觀光牧場”之一。天友乳業通過“中國優質乳工程”驗收企業,榮獲“全國乳制品行業質量領軍企業”和“全國質量誠信標桿典型企業”稱號。三峽漁業推進實施國家農業標準化第九批提升項目。農投種業重慶墊江基地成為“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第一批15家全國農墾農作物良種展示示范基地”之一。
3.堅持品牌化號召,品牌實力和影響進一步彰顯。出臺《品牌管理辦法》,設計、注冊、保護集團LOGO、農投良品LOGO,建立集團VI視覺識別系統,實現注冊品牌(商標)在子企業全覆蓋。構建起“農投良品+若干子品牌”的集團“1+N”母子品牌體系,新增“天友”(奶滴商標)成為中國馳名商標、新增商標36個,中國農墾品牌為“天友”“華山牧”“三峽漁”背書。
4.堅持集約化強質,資源要素集中利用不斷優化。通過盤活存量資產、優化企業資產與債務結構、降低財務成本等方式,降低資產負債率、降低財務風險,年末資產負債率61.2%,較上年同期下降0.4個百分點。
5.堅持規模化運營,集團優勢產業板塊強力出擊。中墾乳業拓展華北、東北、山東市場,邁出乳業線上全國化布局、基地全國化布局的堅實一步。集團牽頭聯合黑龍江農墾北大荒物流集團、湖北農墾聯豐現代農業集團、成都中際投資公司,發起組建“中墾冷鏈”平臺。成立農投基金公司,儲備發展項目若干個。主動對接上海、黑龍江、廣西、中捷友誼農場等兄弟墾區,謀劃合作項目,推動抱團發展;積極對接重慶萬州、涪陵、忠縣,四川南江,湖北荊州、荊門等區市縣,整合優質資源,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十大保障”建設取得新的突破
1.管控保障全面加強。對所屬企業的考核,建立以綜合指標體系、重要事務體系、黨務指標體系為主要架構和核心內容的企業目標考核體系,實現“一企一策”考核。對總部部門考核,突出業績導向,實現總部員工收入“兩掛鉤”,與部門職責履行及其效果掛鉤,與集團整體生產經營業績掛鉤。
2.創新保障全面升級。機制創新——出臺《推動集團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技術與管理創新成果評選獎勵辦法》《創新基金管理辦法》《員工持股試點實施方案》,構建起全方位全領域創新激勵體系,“全員”創新氛圍初步形成。平臺創新——建成集團院士專家工作站,與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團隊開展戰略合作。品牌創新——新推出“家里養頭奶牛”“華山牧”“凈燃”“奶氣”等產品品牌。技術創新——投入2200萬元帶動技術進步,新增專利28項,天友乳業科創中心建成投入運行。
3.資金保障全面鞏固。制定、修訂《資金管理辦法》等14項財務管理制度。直接融資3億元、間接融資12.66億元,爭取政策性資金1.72億元,撬動社會資本超過16億元,進一步放大國有資本效益。調整財務結構和資本結構,資金成本較上年同期下降0.5個百分點。
4.人才保障全面推進。出臺《企業領導班子和企業領導人員綜合考核辦法》等12項制度。出臺《企業管理人員后備人才管理暫行辦法》,建立集團后備人才庫。借力外部智力資源,與長春博瑞集團甄玉國博士團隊等專家團隊開展合作。
5.機制保障全面優化。出臺《“四方八能”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四方八能”機制建設5大方面16項工作舉措。創新選拔用人機制,二級企業治理結構領導人員、班子成員,通過帶標競聘上崗、市場公開招聘和組織考察提名任用相結合方式廣納英才。出臺《總部員工職級管理暫行辦法》,實施動態管理,打通員工成長通道。
6.能效保障全面落地。構建內部運行“1+5”基本制度架構,新建督查督辦工作體系,形成“一部一策”“一企一表”結構性督查安排,重點督查24個大項257個子項。制定《廉潔風險排查管理辦法》,建立廉潔風險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
7.文化保障全面展開。改版升級集團官網,推出集團微信公眾號、形象宣傳片。營造集團辦公區域文化氛圍,在子企業全面注入“重慶農投”基因、完成所屬企業形象設計。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主題演講暨企業領導人員讀書交流活動。
8.安穩保障全面夯實。修訂完善《安全管理辦法》《安全目標考核細則》,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有效遏制安全生產事故,實現生產安全、質量安全、環保安全“零事故、零通報、零處罰”目標,集團工貿企業安全標準化達標率達到100%。
9.監管保障全面拓展。創新監督體系制約與監督機制,所屬企業董事會、監事會、黨委會“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通過縱橫交叉,委派所屬企業董事、監事等57人次。派駐紀檢組,加強對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有效監督,推動監督縱深化發展。
10.黨建保障全面強化。深化學習教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重慶市委五屆三次全會精神,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集團黨委召開中心組學習會議15次,集團及所屬企業開展專題黨課148次、各類主題活動45次。
(四)黨建經營融合取得新的突破
集團及所屬企業將黨建工作納入章程,同步修訂相關議事規則,明確黨組織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全面推行所屬企業董事長與黨委書記由一人擔任。集團協同部署全年黨建重點工作32項、經營發展重大事項109項,召開黨建經營分析會4次,實現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步分析、同步研判、同步謀劃、同步提升。
建立健全黨建經營融合的業績考核體系,針對不同企業按照不同權重考核其黨的建設與生產經營工作,將黨建落在生產經營的具體事項上進行“一企一策”考核,運用考核結果,兌現經濟報酬。每季度召開黨建經營融合分析會,定期分析、總結、評估黨建經營融合工作,促進黨建目標和生產經營目標相互作用、相互促進。
(五)創新多維監督管理取得新的突破
實現過程監督集成。構建多維大監督體系,建立多維監督集成檢查工作機制,整合優化監督檢查機制、資源,開展重點領域、重點崗位、重點環節常規及專項檢查,實現專項監督檢查全覆蓋,廉潔風險排查實現“全覆蓋”,提高監督效率、監督水平、監督效果,降低監督成本。
二、抓好四項重點工作,
踐行集團新時期發展戰略體系
2018年,重慶農投集團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新時期發展戰略體系執行年”為主題,全力推進集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大數據智能化引領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集團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管理變革“四大變革”,創新增強集團發展的拉動力、驅動力、推動力“三大動力”。要著力抓好4項重點工作:
(一)扭住創新關鍵
1.著力智能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創新。瞄準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信息技術前沿,加快信息技術、手段、載體創新,開展信息技術集成應用和試驗示范,加快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全程信息化,提升“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智能管控水平,建立產品質量全產業鏈全程可追溯的智能化體系。
2.強化管理創新。全面推行“四方八能”,所屬各單位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工作安排、量化工作目標、確定工作保障,確保責任落實到人、任務落實到崗、考核落實到位。
3.推進產品創新。乳業將針對不同市場、不同渠道、不同用戶群開發開發相應的奶粉、奶酪、冰淇淋和液態奶等新品、“爆品”。肉業將開發品牌豬肉產品,加大深加工新品開發力度。漁業將改良現有品種,培育新的魚類品種,推出適應、滿足消費者口味口感的新品種。農投良品將建立標準、輸出標準,集成廣納集團內外安全、優質、健康的農副食品,滿足“良品”需要。
4.實施品牌創新。打造、宣傳、推廣“農投良品”母品牌,多渠道多方式多路徑提升“農投良品”美譽度、影響力,實現品牌區域號召力、全國影響力大幅提升。
5.推動營銷創新。以農投良品、中墾供應鏈為平臺,實施“一區一品一策”,重點突破、重點帶動,開展乳品、肉品、魚類、種子、蛋品等農產品農食品“兩品”全國化營銷。
(二)鑄造項目引擎
1.建立項目清單。建立集團“投資項目庫”,實行“滾動儲備、動態管理”,“一年一評審、一年一淘汰、一年一補充”。
2.推動項目實施。科學用力、統籌推進蛋雞產業化項目(一期)、優質乳工程產業園項目、肉食品智能化產業示范園項目三大戰略性重大項目建設。
3.加強項目合作。加強與兄弟墾區及區縣的戰略合作,謀求合作共贏。
(三)激揚改革動力
1.引戰投推混改。按照“一企一策、成熟一個、推進一個”總體思路,引入增量資本、轉換經營機制。
2.實施戰略并購。加快推進乳業進入羊奶粉行業、在全國進行液態奶基地布局;肉業與全國農墾系統開展技術、渠道、產品合作;漁業對外整合優質水域資源;中墾冷鏈整合社會資源;禽蛋業組建重慶正大蛋業公司。
(四)突出治企重點
1.強化考核管理。充分調動考核“指揮棒”作用。所屬企業實施“一企一策”考核,體現過程和結果考核。總部部門實施“KPI關鍵績效+GS重點目標”考核改革,實施“一部一策”考核,體現工作難度、工作量、工作業績。
2.重視成本管理。“一企一標”精準提出降本對策。梳理全面預算管理要點、節點,建立全員、全過程、全要素成本管控體系,統籌管控管理成本、資金成本、營銷成本。
3.健全風險管理。全面實施集團《風險管理辦法》,形成集團風險管理臺賬,開展針對性系統風險排查,形成風險評估和管理建議專項報告,發現風險、應對風險、管理風險、處置風險。
(作者系重慶市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蔡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