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戰斌 董紅梅 罕麗麗 白小麗 楊志彪 施 紅 陳云發
摘 要:魔芋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重要的特種經濟作物。云南省景洪市東風農場連續2年在膠園林下成功種植珠芽黃魔芋,改變了過去膠園林下荒蕪的狀態,提高了膠園林下的利用率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本文敘述在膠園林下種植珠芽黃魔芋的種植技術,旨在為促進膠園林下種植珠芽黃魔芋產業發展提供一點思路。
關鍵詞:魔芋;膠園林下種植;經濟效益
魔芋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自然界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聚糖的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我國重要的特種經濟作物。魔芋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葡甘聚糖、淀粉、蛋白質、多種生物堿和氨基酸,可制成多種食品,被譽為“人體腸道清潔夫”、“保健食品”和“工業味精”。魔芋粉可廣泛用于醫藥、化工、食品、印染、石油、環保涂料、飼料、衛生用品和化妝品等行業,其經濟價值高、產業鏈條長、加工升值高、應用前景廣、市場需求潛力巨大,是很有發展前途的無公害綠色產業、朝陽產業。
珠芽黃魔芋適宜低海拔和高溫高濕的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區域種植,其具有生長周期短(當年4—5月種植,11—12月采收)、產量高及經濟效益高等優點,在農業產業化的道路上,魔芋的高產栽培是農民增收致富的好項目,特別是山區、林區林下種植可作扶貧攻堅的好項目。2008年,西雙版納州引進了珠芽黃魔芋良種,并在轄區內不同區域進行種植試驗與研究,經多年的推廣種植,其抗病性強,產量高,品質優,其抗病性、耐熱性優于內地花魔芋。珠芽黃魔芋在膠園林下的成功種植,改變了過去膠園林下荒蕪的狀態,提高了膠園林下的利用率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現將景洪市東風農場2016年的膠園林下種植珠芽黃魔芋情況初報如下:
1 膠園林下種植珠芽黃魔芋規模
2015年景洪市東風農場東林生產隊六組的普雄在開割膠園林下試種珠芽黃魔芋100畝;2016年繼續擴大種植320畝,并在紅衛生產隊八組未割6齡幼林膠園林下種植300畝,共種植620畝。
2 品種的選擇
選擇的珠芽黃魔芋(A.bulbifer)是20世紀90年代新發現和馴化栽培的一個魔芋新種。該品種經西雙版納州農業科學研究所、西雙版納州種子管理站推薦,東風農場在膠園林下試種植,在生產中顯示出較好的生長特性和優勢,在低山地區畝產1000~3700kg,增重系數3.50~22.13,繁殖系數1.05~12.00;其抗病性、耐熱性優于內地花魔芋。
3 膠園林下種植條件
選擇蔭蔽度40%~80%的膠園林下種植。在專家技術組的指導下,采用專業化服務模式,實行統一規劃與設計,病蟲害綜合防治。
4 種植及管理方法
4.1 種芋消毒
在選種基礎上,種芋消毒是防止病害的首要關鍵措施,一般在下種前15~20d(3月上中旬)對種芋進行嚴格的消毒。用藥之前選在晴天攤曬種芋1~2d,再用藥劑處理。一般方法:①1000萬單位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兌水600~700倍液浸種0.5~1h;②用40%福爾馬林1∶200~250倍液浸種20~30min,均勻取出后晾曬1~2d。
4.2 種芋催芽
將種子消毒后,放在15~25℃及75%相對濕度條件下用溫室、溫床、冷床、薄膜覆蓋等方式進行催芽。一般種芋正式下種栽培前宜進行催芽處理,方法是將消毒處理的種芋放于疏松保水的砂壤土中,蓋小拱棚升溫催芽,待側芽萌發后即可下種栽培。催芽要注意適度,時間不能過長,一般以頂芽向上生長1cm或側芽開萌發為宜。催芽可提早發芽,增加魔芋有效生長期,減少發病,提高發芽率,從而保證產量。
4.3 整地
魔芋整地總的要求是適時翻耕,精細平整,疏松土壤,上虛下實,清除雜草和根茬,無石頭和土塊,保墑防漬,結合施足底肥,達到深、松、細、平、凈、肥等標準。
4.3.1 適時翻耕,清除病殘體和雜草
于冬前深翻30cm,整細耙平,揀去石塊、雜草根。畝撒80kg生石灰粉撒施土壤中,或在播種時用70%敵克松500倍液噴灑種植溝,進行土壤消毒;并用特叮硫磷500g/畝拌藥土撒施在種植溝或塘內殺滅害蟲。種植前最好能對田間進行一次芽后化學除草,清除田間雜草后作廂,作廂后開挖種植穴,準備播種。
4.3.2 施肥方法
由于魔芋展葉封行后不宜進行過多的農事操作,因此在種植前要施足底肥。一般采取先開溝或打塘,施入底肥,每667m2用農家肥500kg以上,施用(含硫)史丹利復合肥15kg、30kg普鈣作底肥。建議復合肥盡量不含氯。
4.4 種植方法及播種密度
最佳播種時間以氣溫穩定在14℃以上為宜,一般在4月中旬后至雨季來臨前的5月初進行播種。
4.4.1 小種芋(50g以上)種植規格
1m開廂,廂面0.8m,溝寬0.2m,廂面上種植雙行;株行距45cm×40cm,每畝可栽種約3700株。挖塘播種,塘深15cm。
4.4.2 葉面寄生種球(>30g)種植規格1m開廂,廂面0.8m,溝寬0.2m,廂面上種植雙行;株行距45cm×40cm,每畝可栽種約3200株。
4.4.3 葉面寄生種球(15~30g)種植規格
1m開廂,廂面0.8m,溝寬0.2m,廂面上種植4行;株行距40cm×15cm,每畝可栽種約6800株。建議開溝播種,溝內株距15cm,平均可種植4株,點種后蓋土3cm,再施有機肥和復合肥后蓋土5cm即可。
4.4.4 葉面寄生種球(<15g)種植規格
1m開廂,廂面0.8m,溝寬0.2m,廂面上種植6行;株行距40cm×10cm,每畝可栽種約1萬株。建議開溝播種,溝內株距10cm,平均可種植6株,點種后蓋土3cm,再施有機肥和復合肥后蓋土5cm即可。
4.5 種植方法
先放種后施肥,放球形種魔芋時將魔芋主芽傾斜45°下種。若正植,可能因球莖頂端芽窩積水而引起的球莖腐爛,且隨新球莖不斷長大后,種球莖將處于被壓到狀態,新球莖地步柔嫩的皮層易發生龜裂,隨著新球莖繼續長大,龜裂也隨著加大,嚴重時發生腐爛,產生大量爛芋;如采取斜植,則新球莖種芋的側面增大,不會形成與種芋的擠壓現象,避免發生底部龜裂。種芋擺進塘里后蓋土3cm后施有機肥與復合肥,最后再蓋土5cm。
4.6 魔芋田間管理
4.6.1 除草
魔芋的根群平行分布于土壤上層,中耕鋤草很易傷根,導致染病。合理除草可減少病蟲害發生和與魔芋爭肥的矛盾。合作社目前采用“芋農樂”魔芋專業除草劑噴施即可。
4.6.2 培土
魔芋種植后約一個月才開始萌芽出土,待小苗葉面全部打傘時,應抓住時機,趁根群尚未布滿前進行淺中耕破除土表板結層,增加土壤空氣通透性,同時進行第一次培土或培土與追肥相結合。培土是將畦溝中土壤培于種植溝上,可使土壤有更大的通氣面以促進根狀莖生長并保護上層根群。培土厚度應依立地條件、種齡及氣象等綜合考慮,一般宜培7~10cm;若培土過深,易影響出芽、初期生長及根狀莖發生和生長等。第二次培土應在葉面封行時進行。
4.6.3 追肥
魔芋的追肥原則是生育前半期應供給充足養分以確保地上部生長旺盛,而后半期(7月下旬至以后)在維持有效供給必要的養分條件下,應減少施肥,使植株逐漸減少吸肥量,以求獲得干物質含量高、肥大而充實的球莖和根狀莖,為保證生育期中持續供給營養,保持后期植株健壯;特別是斜坡地養分易流失,至少應將肥料總量的20%~30%作為追肥分期施用。
一般第一次追肥在5月下旬,主要促進地上部生長,可以跟第一次培土同時進行;第二次在6月下旬,主要促進地下部發育,應配合三要素。雖然球莖是在7月開始迅速膨大,8—9月大量吸收養分,但不能在此時才大量施肥,否則球莖質量下降,特別是對種用球莖不利。此外,由于魔芋展葉后,田間操作易傷植株,加重病害,所以在病重地區,寧可不施追肥,但在噴藥時應加入0.3%磷酸二氫鉀加0.1%尿素作葉面追肥。
4.6.4 清除病株
除在冬季翻耕土壤時徹底清除病殘體和雜草外,還要在萌芽出土后,發現有種芋帶病株,應立即拔除。7月以后隨時檢查病情,發現中心病株,應立即帶土挖除深埋或燒毀,并在穴內及周圍撒石灰,踩緊土壤,防止雨水帶走病菌擴大傳染。若有白絹病發展,要立即對該地塊遍撒石灰,使土壤pH值達到8。
4.6.5 藥劑防病防蟲
有機農業本不該使用農藥,但目前魔芋病害太嚴重,還不可能不用藥防,但應該盡量選用殘毒較輕的農藥。我國和日本目前使用的藥劑及用法如下:①農用鏈霉素對軟腐病有特效,但殘效期短,可與波爾多液交替使用,每年用2~3次。②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甲霜靈對白絹病的防效好,而石灰的防效最佳,只要pH值達到8,可抑制白絹病發展;多菌靈、殺毒礬、鏈霉素、托布津對軟腐病的防效較好。③蚜蟲、螨類及葉蟬均可用40%樂斯本乳汁1000~1500倍液及時防治;甘薯夜蛾、斜紋天蛾和豆天蛾幼蟲可人工捕捉,嚴重時可用5%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敵殺死2000~3000倍液噴灑;蠐螬或螻蛄的防治除避免用未腐熟廄肥、堆肥而是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及燈光誘殺成蟲外,還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灌根。
4.6.6 適時收獲
珠芽黃魔芋品種的收獲物分土上、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成熟期很不一致,每片葉片上都長有寄生小球莖,都是翌年的種子。當葉片即將倒苗時可采收葉片上小種子用潮土貯藏魔芋正常成熟倒苗后,待球莖須根自然脫落,才停止生長達到成熟,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方可收挖地下部分。此時,大的出售,小的隨收做翌年種植。
5 不同規格種種植后的平均畝產量及經濟效益
5.1 產量
5.1.1 50g種芋以上種植的地下魔芋產量
畝平均商品魔芋產量2.5t,最低產量1.8t,最高產量3.1t,葉面種球產量平均畝產150kg,最低100kg,最高產量200kg。
5.1.2 15g~30g葉面種球種植的產量
畝平均商品魔芋產量1.3t,最低產量1.0t,最高產量1.5t;不達商品魔芋標準可作種魔芋產量0.5t。葉面種球產量平均畝產100kg,最低產量70kg,最高產量130kg。
5.1.3 <15g葉面種球種植的產量
畝平均商品魔芋產量0.5t,最低產量0.8t,最高產量1.5t;不達商品魔芋標準可作種魔芋產量0.6t。葉面種球產量平均畝產50kg,最低產量30kg,最高產量80kg。
5.2 經濟效益
2017年魔芋市場價格好,按2016年12月商品魔芋出售價格3元/kg和2017年1—2月葉面種球的價格35元/kg,以及地下種芋10元/kg的價格計算,平均畝產值達1.02萬~1.65萬元;畝純利潤達到6500~8000元,投入產出比1∶5.5,經濟效益十分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