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臺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等機械不停作業,40余輛運輸車往來穿梭……4月15日,由貴陽市農業農墾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陽農投”)負責的貴陽市現代山地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項目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在項目核心區域,整治過的土地平整、連片,新覆的土壤厚實、肥沃,最大的一個地塊面積達125畝。而在半年前,這片土地還很分散,碎片化、坡度大。如今,隨著貴陽推進現代山地高標準農田建設,一塊塊小散的土地正在變成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宜機械化的良田沃土。
建設高標準農田,破解農業發展難題
貴陽是貴州省唯一沒有萬畝耕地大壩支撐的市(州),喀斯特地貌突出,耕地分散破碎,土地和土壤資源非常珍貴,農業發展受限重重。如何破局解困?高標準農田建設是“關鍵一招”。
為此,貴陽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這項任務,落在了以“服務城市、發展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為目標的貴陽農投肩上。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建設高標準農田對貴陽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國有農業企業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主要實施單位,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貴陽市農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唐樾表示。
2020年6月-9月,經過現場勘查、分析、討論和兩輪選址,最終從4個區縣、15個鄉鎮、25個項目備選地址中,確定將開陽縣宅吉鄉列為試點示范項目。項目計劃投資30億元,分兩期在宅吉鄉堰塘、潘桐、保星、三聯、官莊等5個村建設2.5萬畝高標準農田,其中一期建設面積約5000畝。
項目確定后,貴陽市農投集團強化責任擔當,立即召開專題會進行安排部署,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勁頭狠抓工作落實,成立由董事長擔任指揮長的指揮部,制定項目建設方案,編制可研報告,組建項目專班,派駐工作組,實行日調度和周總結制度,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實施一系列“硬核”舉措,與各部門各單位及縣鄉村形成合力,確保項目按目標、按進度順利進行。
“三改四化”高標推進,筑牢高產穩產“地基”
在建設現代山地高標準農田過程中,貴陽因地制宜,突出山地特色,宜梯則梯,宜平則平,按照“三改”(坡改平、旱改水、瘦改肥)和“四化”(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宜機化)要求,高標準推進。
“項目區域原來農業基礎較好,但是耕地較為破碎,坡度6°-15°的占比超52%,15°以上的達12%。”開陽縣宅吉鄉項目負責人徐海峰介紹,按照“三改四化”要求,一期主要建設內容為土地治理、灌排水設施、機耕道及農業設施建設等工程。其中,土地歸并整理3200余畝,配套機耕道19.25公里,溝渠26.42公里,供水管道61.36公里,提灌2處,水池3座,提質增效歷史高標農田1900余畝。
“原來項目區域耕地有3426塊,連片實施土地歸并后,地塊將減少到233塊,其中10畝以上耕地達170多塊,耕地破碎化將得到有效治理。耕地平整度也將明顯提升,耕地坡度將全部降至5°以下,可全程機械化耕作。”徐海峰說,現在是按照“人休息,機器不休息”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項目自2020年9月建設以來,目前項目一期已建3200畝(其中已整治2370畝),預計今年10月完成驗收。屆時可建成高標準農田5220畝(其中:新增耕地115畝,旱改水1975畝),耕地質量提升3到5個等次,每畝增加糧食年產能400至1000斤。
曾經地碎、坡高、路陡的山地,在幾個月后將成為一片路相通、渠相連、澇能排、旱能灌、生態友好、高產穩產的良田沃土。
最大程度助農增收,帶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土地流轉是項目建設的重要保障,但要村民把賴以生存的土地流轉出來,難免會有一些顧慮。如何消除村民顧慮?
在開陽縣、宅吉鄉和相關各村積極配合支持下,貴陽農投通過召開組長會、群眾代表會等向村民介紹宣傳項目規劃建設、利益聯結、未來發展等情況,還組織群眾代表去參觀高標準蔬菜基地等,贏得了村民的廣泛支持。
“這個項目很好,以前自家的地這一點那一點,種莊稼風險大、收益低,現在流轉來建高標準農田,一畝地一年有500元土地流轉費,建好后還能來這里打工,收入更高還有保障。”宅吉鄉堰塘村高一組村民龔治平自項目開建后,便經常來現場看看進度。
龔治平家有16畝地,但是以前不集中不連片,種烤煙成不了規模,種傳統農作物收入又低,規劃建設宅吉項目時,他便積極地把自家所有的土地都流轉來建高標準農田。
“為了讓村民得到更多實惠,不僅前期可以通過‘土地租金+務工收入’保障收益,建成后也將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把村民嵌入到建設生產運營的各環節,助農增收。”貴陽市農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吳太君介紹,項目建成后,將建設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平均每畝耕地年產值可達3萬元以上,是種烤煙的8倍、種玉米油菜的20倍。每畝耕地可使村集體年增收50元,農民土地承包權年分紅增收500-1200元,農民就業務工增收12000元以上,將有力地示范帶動貴陽現代山地高效農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貴陽市農業農墾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張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