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農墾改革發展,打造現代化農業產業集團,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2015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意見》強調推進資源資產整合、產業優化升級,建設現代農業的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2015年12月18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新一輪海南農墾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培育壯大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現代農業企業集團,把農墾打造成海南經濟新的增長極和國家熱帶特色農業示范區”。因此,根據海南農墾實際找出一條切實可行、科學合理的產業發展路徑,對于做大做強農墾經濟、推動新一輪海南農墾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海南農墾發展產業的必要性
1.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需要。新一輪農墾改革以“圍繞墾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改革發展” 為主要目標,從根本上理順政企、社企關系,使農墾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主體。做大做強墾區產業,這是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全面增強墾區內生動力、發展活力、整體實力,切實發揮農墾在現代農業建設中骨干引領作用的必然要求。
海南農墾擁有1041.3萬畝土地資源,具有天然橡膠、熱帶作物、畜牧養殖、旅游地產、商貿物流、金融服務、熱帶雨林等資產、資源優勢。海南農墾基于自身優勢打造一批支柱產業,是確保墾區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民生基礎設施和職工收入水平穩步提高的根本支撐。
2.切實履行國企社會責任的需要。目前海南農墾人口占海南1/8,土地資源占全省1/5,產業發展是解決墾區內部、墾地之間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打造海南經濟新增長極的根本之策。海南農墾肩負著“服務政府宏觀調控,保障農產品安全”的責任使命,按照省委省政府對海南農墾提出統籌全省“菜籃子”“肉籃子”“果籃子”工程的要求,海南農墾要致力于成為海南基本農產品供應的底板,在海南基本農產品供應保障服務中發揮著主渠道、主載體、主力軍作用。
二、海南農墾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海南農墾率先在全國基本完成新一輪農墾改革任務,墾區企業效益穩步提升。但墾區產業發展質量不高,“八八戰略”中的八大產業、八大園區推進步伐有待加快,28家農場公司產業實力偏弱。海南農墾產業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
1.人才隊伍亟須強化。高素質人才隊伍是海南農墾改革發展的決定因素。目前墾區產業基本以生產為導向,尚未做到市場導向,干部職工市場競爭意識、投資理念、成本意識等現代企業經營思維有待進一步增強。中層干部年齡整體偏大,心態求穩怕變,應對市場的業務素質和能力有待提高,執行力有待加強。
2.土地潛能有待釋放。墾區土地大部分承包給農場職工,使用權分散,管理不到位,土地碎片化,無法形成規模產業。同時,土地性質屬于國有劃撥農用地,由于海南省“多規合一”的限制,不能有效發展二三產業等優質產業。怎樣釋放土地紅利,是海南農墾產業發展亟待破解的關鍵問題。
3.農業產業亟待升級。海南農墾長期專注于農業發展,二三產業基礎偏弱。除天然橡膠外,墾區一二三產業主體較多,產業門類龐雜,整體處于產業體量偏小、產業層次偏低、產品附加值不高、品牌影響力不足、市場競爭力不強的狀況。打造什么產業、怎樣打造產業是海南農墾面臨的重要問題。
三、海南農墾產業發展的路徑分析
未來幾年,是海南農墾新一輪產業培育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海南農墾要深入挖掘墾區發展內生動力,創新產業發展路徑,用好能人,解決“誰來干”的問題;瞄準海墾優勢產業,解決“干什么”的問題;找對路子,解決“怎樣干”的問題;打造拳頭產品,解決“怎么干好”的問題。最終目的是打造具有海南農墾獨特優勢、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產業,支撐墾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一)用好“能人”,扛起產業發展重擔
1.轉變發展理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念是實踐的指南。加強宣傳和引導,樹立現代企業經營理念、不局限于土地的產業發展和項目發展理念。墾區干部職工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更新觀念、振作精神,凝心聚力促進墾區產業發展。
2.狠抓執行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任用具有市場競爭意識、敢擔當作為的領導干部挑大梁,大膽啟用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中青年干部,充分發揮中青年干部敢闖敢干的干事激情及能力,勇于面對市場競爭和挑戰。加強培訓學習,提高能力本領,克服本領恐慌,真抓真干真落實,推動墾區產業發展。
(二)瞄準優勢,精準發力激活內生動力
1.利用好土地規模優勢。土地是農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海南農墾核心競爭優勢。一是綜合利用市場、法制、行政手段對墾區內外部土地資源進行歸攏整合,盤活閑置低效土地,發展熱帶作物、畜牧養殖、旅游等規模優勢產業。二是加快推進墾區土地資本化、證券化,充分利用好海南自由貿易區(港)建設契機和農墾改革中的優惠政策,釋放墾區土地潛能,做強做優做大農墾經濟。
2.充分挖掘組織優勢。樹立產業多元化發展的觀念,以資本為紐帶,在全墾區實行多個農場做一個產品、一個農場做多個產品的產業模式。第一,農場公司做好職工自營經濟與市場對接的橋梁,發展以種植養殖為基礎的加工業和服務業,打造農產品渠道和品牌。第二,海南農墾土地和資源覆蓋全島,利用時間、空間差異性等開發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在時間先后上,如按照一年多季的花季發展蜂蜜產業;在全島空間布局上,如發展新能源車產業,快速布局充電樁等新能源基礎設施,形成遍布全島的新能源車產業鏈條。
(三)找對路子,實現產業突圍領跑
1.以項目為抓手謀突破。項目投資和建設是促進墾區產業發展的重要突破口。第一,以“抓項目就是抓發展”工作理念,緊緊圍繞墾區產業發展需求,以項目為抓手借腦(人才)、借力(大企業實力)、借資(資金),引進大資金、優秀人才、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凝聚合力拓寬墾區產業空間,培育百億元級產業。第二,加快現有企業創新轉型,以國際化視野開展招商引資、并購重組、企業上市等資本運作,實施“實業+資本”雙輪驅動,實現產業跨越式發展。
2.以工業化理念做強農業。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國際化,是打造品牌農業的法寶。一是實行標準化,建立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科技支撐體系和標準體系,健全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筑牢品牌農業根基。二是實施產業化,推進一產種植、二產加工、三產旅游文化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三是實施品牌化。實施品牌強墾戰略,創建一批國家級馳名商標、省級著名商標和“三品一標”等產業標桿,打造國家級和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積極參加政府、協會等推廣活動,全方位擴大品牌影響力。四是實行國際化,充分利用海南自貿區(港)政策,依托比較優勢深度融入“一帶一路”產業鏈,嘗試國際貿易和并購投資,開展人才、技術、市場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快推進國際化進程。
(四)打造拳頭產品,提升產業市場競爭力
1.控制產業鏈核心環節。抓住全產業鏈上的優勢環節發力,是擴大產業鏈影響力和控制力的重要抓手。第一,集中精力做好種植養殖龍頭。立足海南農墾農業優勢,打破農場公司的現有管理體制,以平臺公司為核心重新整合土地、產業、人才資源,按照“墾區整合→省內整合→國內外整合”的路徑,快速打造規模化種植養殖產業。第二,做好全產業鏈關鍵環節的控制。以規模化種植養殖支撐加工業發展,培育加工龍頭及銷售龍頭。采取上游控制好種子(研發和育苗)、中間控制好生產(標準和質量追溯)、下游控制好市場(渠道和品牌)的模式,打造產業競爭優勢。
2.集中資源打造拳頭產品。拳頭產品是產業發展的核心,是營銷的起點。每個產業至少要培育一兩個挑大梁的拳頭產品。產品方面,挖掘自身獨特性和市場潛質,做深做透單個產品,并以之為核心建立高中低端俱全的產品體系;市場價格方面,靈活運用定價策略,控制好價格體系,利用拳頭產品大力提升市場占有率;銷售渠道方面,以拳頭產品為利潤源,建立起點廣面寬的有效渠道,全面擴大市場覆蓋率;促銷宣傳方面,加大產品宣傳推介力度,將拳頭產品的影響力轉嫁到整個產品線上來,擴大品牌效應和品牌知名度。
(作者單位:海南農墾五指山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蔡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