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墾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為承擔國家使命而建立的。新中國農墾事業從創建開始,中央就賦予了探索示范我國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重大歷史使命。經過70年的艱苦創業,建設了一批現代化的國有農場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形成了組織化程度高、規模化特征突出、產業體系健全的獨特優勢,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支援國家建設、維護邊疆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推進農業機械化、規模化、標準化、信息化、產業化和科技進步等方面,走在了我國現代農業建設的前列,為我國現代農業建設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廣大科研工作者辛勤付出是分不開的。
一、農墾現代農業發展成效顯著,科技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農墾系統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屢創水稻、大豆、棉花、玉米、油菜、甘蔗、水果、天然橡膠、牛奶、生豬等單產新高,各墾區研發和推廣了一大批代表當前農業生產新水平的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機具。墾區的農業技術專家,不辭辛勞,刻苦鉆研,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和代價,為農墾現代農業建設及時試驗總結出新技術,形成墾區系統推廣的成套農業生產技術體系和技術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有黑龍江墾區推廣的寒地水稻“三化兩管”技術模式,主要技術包括旱育壯秧智能化技術,全程生產機械化技術,稻谷品質安全化技術,葉齡診斷技術,智能化控制技術,缽育毯狀苗機插技術,水稻種子包衣技術,標準化管理技術,分段收獲技術。黑龍江玉米“四精兩管”技術模式,主要技術包括:精細耕作技術,精密栽培技術,精準施肥技術,精確防控技術,葉齡管理技術,標準化管理技術。江蘇墾區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技術,包括推廣水稻優質高產品種,標準化集中育秧技術,全程機械化管理技術,精確定量栽培技術,抗災減災技術。安徽墾區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技術,上海墾區的水稻機械水條(穴)直播技術。新疆棉花采用高產耐密品種,膜下滴灌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物理、生物防蟲技術,全程機械化作業技術。湖北、湖南、江西、遼寧墾區的“水稻+”技術模式,水稻田套養小龍蝦、螃蟹、甲魚等;安徽墾區茶園養雞等技術。廣東、廣西墾區推廣甘蔗高產高糖新技術,包括甘蔗全程機械化技術,甘蔗病蟲害飛防技術,甘蔗健康種苗繁育技術,甘蔗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甘蔗水肥一體化技術。還有云南、海南墾區推廣的天然橡膠低頻高效新割制技術、陰刀割膠技術、短線氣刺割膠技術等;代表農墾特點的高性能、大馬力、復式作業的農業機械及技術;胚胎移植、冷凍精液、工廠化規模養殖、網箱養魚、TMR全日糧加工與飼喂、粗飼料加工(青貯、氨化、微處)、規范化免疫程序、重大動物疫病快速診斷、免疫抗體檢測、冷鏈銷售等技術在墾區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和新的農業生產技術體系不斷創新,成為農墾系統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十二五”以來,農墾現代農業建設有了長足的發展,農墾系統組織開展了農墾糧棉油糖綠色高效模式示范提升行動、全國農墾現代化養殖示范場創建提升行動、農墾畜牧高產高效攻關活動、全國農墾農機標準化示范場創建活動,去年,為更好地發揮農墾在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中的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提升綠色農業發展技術模式的集成創新與推廣,為全國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農墾系統組織開展了農墾農業綠色優質高效技術模式提升行動,對重點作物、奶牛、生豬生產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進行技術攻關,集成并推廣了一批綠色高產高效技術模式,專家們在行動方案制定、項目咨詢評審、項目實施指導、技術模式制定、實地技術指導、項目檢查驗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二、準確把握農墾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專家組工作職責,適應新時代農墾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要求
為進一步發揮專家在農墾現代農業的戰略規劃、重大技術、重點任務等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農墾現代農業重大科技創新問題的技術咨詢、重大技術推廣工作的技術指導等方面的作用,今年3月,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印發了《關于組建農墾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專家組的通知》。對農墾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專家進行了認真的遴選,經研究,在農墾農業綠色優質高效技術模式提升行動專家組的基礎上,吸收了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黑龍江省八一農墾大學等科研教學單位的優秀專家和墾區業務主管部門專家,組建了圍繞種植業、養殖業、循環農業三個領域的農墾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專家組。專家組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內容開展工作:
(一)技術研究。為適應新時代農墾全面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和示范引領作用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研究,研究提出農墾農業高質量發展試驗示范的重點領域、重點技術等。
(二)技術指導。主要圍繞種植業、養殖業、循環農業三個領域,依托農墾農業綠色優質高效技術模式提升行動,適時組織有關專家赴實施單位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解決實施過程中的有關技術問題,總結提煉技術模式,并加以推廣。
(三)技術培訓。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結合生產環節、農時季節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術培訓,專家組對培訓的內容、地點、觀摩交流的形式提出建議,提高基層技術人員農業技術管理水平和提高技術應用到位率,進一步提高墾區農業現代化水平。
三、努力開創農墾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專家組工作新局面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專家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專家組要圍繞農墾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等重大問題,進行系統深入研究。要研究提出含金量高、務實管用的重大技術、大項目建議,全面提升農業發展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一)加強新技術研究。要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農業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戰略需求,加強農墾農業前瞻性、引領性新技術研究,加快技術集成創新,優良品種推廣,提出農墾農業綠色優質高效技術推廣應用的重點領域、重點技術,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技術支撐。
(二)加強技術咨詢。充分發揮專家組的橋梁紐帶作用,團結、聯系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做好農墾農業重大科技創新問題、重大技術推廣項目申報的技術咨詢、重大技術推廣工作的技術指導等工作。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充分認識加快農墾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盡職盡責地開展工作,充分發揮專家的重要作用。
(三)加強技術指導。要圍繞國家“三農”工作重要部署,按照農業農村部及部農墾局重點工作安排,結合墾區實際需要,幫助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在關鍵生產環節,到實地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同時有針對性的開展技術培訓。
面對當前農墾改革發展的新機遇,我們要銳意進取、勇于創新、敢于擔當、齊心協力做好農墾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更好地發揮農墾在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中的示范引領作用,為全國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作者系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副主任)
責任編輯:蔡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