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21日,2020年中國荔枝產業大會在廣東省茂名市盛大開幕。大會由農業農村部南亞熱帶作物中心、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茂名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高州市人民政府承辦。廣東省委常委葉貞琴,農業農村部農墾局一級巡視員彭劍良,農業農村部南亞熱帶作物中心主任李尚蘭、副主任韓沛新,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鄭偉儀,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陳厚彬,廣東省農墾集團公司董事長陳少平等出席大會開幕式。
葉貞琴表示,近年來,廣東持續加大支持力度,荔枝種植結構逐步優化,產業發展平臺不斷壯大,有力推動荔枝“國內銷”和“走出去”,品牌越來越響,建設了全球最大的荔枝種質資源圃,建成100個百畝綠色生態示范園,廣東荔枝面積產量占全國一半以上,是全世界最大荔枝產區,2019年全省荔枝出口額同比增長了2.6倍。今年,廣東將繼續以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為引領,深入實施荔枝“大品牌、大市場、大企業、大平臺”發展戰略,在品質打造、品牌創建、市場拓展、文化弘揚和紅利共享上下更大功夫,加快推進廣東荔枝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全面布局數字農業“新基建”,積極搭建國際、省際合作交流平臺,有力推動荔農、加工商、貿易商利益聯結,讓更多荔農共享荔枝紅利。
舉辦荔枝產業大會意義重大。李尚蘭表示,2020年是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2020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嚴峻復雜、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要穩住“三農”。荔枝產業涉及南方8個省份,全職從業人口超過100萬人,是我國熱區重要的支柱產業,荔枝產業的發展,關系到熱區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系到熱區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今年是荔枝生產大年,據體系預測,總產量超過250萬噸,接近歷史最高產量,疊加疫情影響,市場銷售壓力巨大。希望通過這次大會,打開全國荔枝產品銷售的新局面。
荔枝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據陳厚彬介紹,荔枝的科技創新體現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專家研發的果園改造與高接換種技術、土壤改良技術、高效省力化技術、安全生產技術、開花與坐果調控技術、保鮮技術、多樣化產品加工技術等,均得到廣泛運用。在促進品種更新、產量增加、擴大銷售半徑、推動綠色生產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
李尚蘭表示,近年來,在農業農村部的大力支持下,農業農村部南亞熱帶作物中心圍繞“一帶一路”熱帶農業交流合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熱作產品品牌打造,做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和努力,與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聯合打造的“中國國際荔枝產業大會”平臺,從2017年起已經連續成功舉辦四屆,已成為我國行業引領強、參與主體多、市場影響大的荔枝行業盛會,有力地推動了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屆大會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富于創新。除現場到會專家學者以及種植、加工、流通企業代表外,還通過網絡同步直播了荔枝大會盛況,并與粉絲開展互動,得到了各方面的廣泛好評。開幕式上設置“520用荔枝表達愛·戰疫英雄致敬儀式”,用荔枝向“最美逆行者”廣東援鄂醫護人員致敬。為推動荔枝銷售,大會特意設置“云采購”環節:葉貞琴在開幕式上與北京新發地市場負責人現場連線,推介廣東荔枝;直播間主播連線日本經銷商,現場確認采購意向;并舉行了與十大荔枝主銷區連線,“廣東荔枝·世界共享”活動啟動儀式等。此外,還開展了荔枝生態文化線路實地考察、參觀全國荔枝產業成果展等,為產業發展牽線搭橋,促進產銷對接、技術合作,為本屆荔枝產業大會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