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各項促進休閑農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引導以及快速增長的休閑消費需求拉動下,休閑農業產業發展迅猛,成為鄉村振興戰略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據統計,2017年全國休閑農業收入7400億元,提供農民就業崗位1100萬個,接待游客28億人次。但是,在休閑農業的快速發展中,由于投資者對休閑農業產業發展規律認識不夠、運營經驗不足,加之受到用地、人才、資金、市場等多方面影響,相當一部分休閑園區經營狀況并不理想。業界流傳著“127定律”,即休閑農業企業七成賠,兩成平,一成賺。在筆者從事休閑農業管理服務十幾年的觀察了解中,認識到從事休閑農業必須注意以下九個問題,才能有效避免投資經營失誤。
一、規劃問題
規劃是投資休閑農業遇到的首要問題,規劃不當是一些投資者失敗的重要原因。有些投資者不重視園區規劃設計,盲目自信,自以為有錢有做其他產業的經驗,認為做休閑農業很簡單,費時費力費錢作規劃沒有必要。不去認真研究休閑農業產業發展的規律和趨勢,僅憑著滿腔熱情和對農業的情懷,盲目輕率進入休閑農業產業,造成投資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還有一些投資者對待規劃表現得很任性,不理智。這類投資者往往聘請一些不專業的規劃設計單位進行設計,或是對規劃設計橫加干涉,將自己主觀意志強加到規劃中,或者不愿意給規劃團隊充足的時間對資源、市場、產品進行認真詳細的調查研究和梳理分析。更有甚者,一些投資者僅僅將規劃當成套取政府政策資金支持的手段。
休閑農業是投資大、見效慢的產業,從建設到見效一般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時間。沒有前瞻性、戰略性規劃設計,沒等項目建設完成就已經面臨被淘汰的窘境。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很多投資者沒有搞清楚規劃、創意與設計的關系。規劃搞得很宏大,但是缺乏足夠的創意和設計,最后落不了地,只能“墻上掛掛”。
二、規模問題
投資規模、用地規模、用人規模不當是很多休閑農業園區經營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這里所說的規模主要指園區占地規模。一部分投資者對園區的規模大小把握不好,總是追求越大越好,這是一個誤區。殊不知,占地規模的適度對園區的發展至關重要。園區規模大小對投資額、雇工人數、產品配置等要求不一。超過一定規模,投入會成倍增加,經濟性大打折扣。據一些研究機構測算,休閑農業園區不管占地多大,其核心經營區域最多也就300畝。倒在投資規模不當上的投資者不在少數,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是沒有認識到,不同規模的農業園區需要的投資有巨大差別。占地規模的大小,應與資金多少、市場大小等相適應。
三、特色問題
一招鮮,吃遍天。特色是休閑農業投資者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從字面上理解,特色即特別且出色之意。特色是一個休閑農業園區成功的前提。當前,一些休閑農業園區在學習同行時,不是借鑒人家成功的經驗打造自己的特色,而是一味模仿抄襲,在布局、景觀、產品等方面存在嚴重的同質化現象。要知道,學習的真諦不是模仿而是創新。一個企業的競爭力來源于其獨有的特色產品。園區的特色具體體現在文化、歷史、品種、品質等多方面,拿不出有別于他人的特色產品的園區是沒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北京通州番茄聯合國種植了120多個品種的番茄,而且每年都要引入新品種,以番茄為主打產品,不僅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還引導了消費,因而成為行業知名品牌。
四、品質問題
品質是休閑農業園區能否贏得消費者長期信賴的基礎。很多休閑農業園區對產品品質的追求不夠執著。眾所周知,農業產品由于受氣候、季節、管理、肥料、品種等因素的影響,品質很難像工業產品那樣保持穩定。一些休閑農業企業為了追求效益或將產品盡快銷售出去,對消費者隱瞞產品的質量缺陷,甚至以次充好。要知道,消費者一旦對產品質量不滿意,或感受到被欺騙,就會轉而選擇其他產品,永不回頭。昌平有一個占地幾十畝的草莓園,因為草莓品質穩定,受到消費者青睞,擁有穩定的消費群,根本不存在銷售不暢的問題,多年都保持較高收益。
五、創意問題
創意是休閑農業發展的靈魂。一個沒有創意的休閑農業園區注定不會實現可持續發展。休閑農業園區的創意主要體現在產品創意、環境創意、服務創意、活動創意四方面。產品創意是園區獲取利潤的主要來源。消費者消費的是產品,創意設計品種眾多的休閑農業產品是農業園區滿足消費者需求或收益的重要任務。臺灣盛產草莓的苗栗縣大湖鄉,幾十年堅持不懈開發與草莓有關的創意產品,如飲料、美食、工藝品、服裝、玩具等多達3000余種。每到草莓成熟的季節,消費者都會呼朋喚友前去采摘、體驗,品味草莓文化的盛宴。
相比較,大陸休閑農業的產品還不夠豐富多彩,特別是有創意的產品還不夠多。環境創意是休閑農業園區不能忽視的重要環節。一些休閑農業園區在環境布局、綠化美化、景觀小品、餐飲住宿等方面都顯單調和乏味,缺少創意,不能滿足消費者求知、求新、求奇、求特的休閑要求。服務創意是休閑農業園區能否贏得消費者美譽度的重要內容,這方面還有很多創意想象空間。休閑農業從業者要善于將農業的生產方式轉化為消費者可以參與體驗的休閑產品,如收花生、刨紅薯、收谷子等。
北京一個核桃園的主人在朋友圈發了一條“來園區采摘核桃不用付錢”的信息,就引來游客滿園。原來這個園區提出:市民在園區幫助采摘核桃,每采摘100斤核桃就贈送10斤。不用付費,游客不僅能體驗勞動的樂趣,還能免費獲得勞動的果實和喜悅。表面上看,園區沒有收益,但創意就在于通過這個活動吸引消費者在核桃采摘之外,購買園區生產的雞蛋、蘑菇、南瓜等鄉村特色產品,園區賺了個盆滿缽滿,真是小創意大收益。活動創意是休閑農業園區爭奪消費者的重要手段。為了吸引消費者,園區要創意打造消費者喜歡的主題活動,如耕田節、櫻桃節、美食節、潑水節、捕魚節、采摘節、鄉村運動會等。通州番茄聯合國每年舉辦的番茄藝術節,一個周末就吸引數千市民前來參加番茄跑、番茄大戰等有趣的活動,滿足消費者的參與、體驗、科普、娛樂、分享等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實現收入和品牌影響力雙豐收。
六、資金問題
現代農業是資本農業,休閑農業尤其如此。很多休閑農業投資者對園區建設運營資金的需求量沒有充分估算,導致資金鏈出現問題。一般休閑農業的投資包括基礎設施、雇工工資、水電費、肥料、機器設備、取暖費等,而基礎設施和雇工工資所占比重較大?,F實中,有近一半休閑農業投資者對資金需求量存在嚴重誤判,這其中又有相當一部分投資者因資金短缺導致經營陷入困境或投資失敗。筆者接觸的一個休閑農業投資者,租了1500畝地,建了百余棟設施大棚,還有其他附屬設施,雇用了數百員工,一年僅員工工資就需要1000多萬元,就像投資者自己所說的,一覺醒來就是幾十萬的開支。
七、人才問題
休閑農業是不同于傳統農業的產業,是一二三產相融合的新業態。新產業需要新人才。休閑農業的人才主要包括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生產人才、經營人才、創意設計人才等。休閑農業管理經營的人才數量和能力的不足已經成為制約休閑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十幾年前,休閑農業發展初期,由于園區規模大部分較小,投資者自己基本能夠管理經營。而當規模較大之后,特別是競爭激烈的當下,休閑農業的競爭已經由產品競爭轉向人才競爭。職業經理人短缺成為行業升級發展的桎梏。
八、風險問題
任何投資都會有風險,休閑農業也不例外。投資休閑農業要注意面臨的政策、氣候、市場、管理等方面的風險。政策風險主要是國家在土地、環保政策調整時對投資者的影響,如,很多休閑農業園區需要必要的住宿、餐飲、交易、停車、道路等基礎設施,但嚴格的土地政策很難滿足投資者需求。即使提供一些建設用地指標用于休閑農業,因為價格高使得園區望而卻步。為保護和改善環境,一些地區要求休閑農業的保暖采用燃氣方式,改造和使用費用高,會造成生產成本大幅增加。
氣候風險主要是自然災害對園區造成的影響,如連續的降雨降雪、突發的病蟲害、動物疫情等對設施大棚等設施造成損害,造成產品減產和質量下降。市場風險主要表現在,人們消費需求的變化,不同地區同類、同季產品的上市帶來的競爭加劇導致產品收益大幅減少等。管理技術風險主要是指由于生產管理人員操作不當導致產品減收、絕收等風險,筆者親眼看到一個園區的設施櫻桃因為操作人員在花期澆水過多導致絕收的慘劇發生。2018年華北地區的倒春寒使得水果減產過半,嚴重影響園區的經營和收益。
九、合作問題
產業成熟的標志是分工與合作,休閑農業產業亦然。一些投資者在投資時只考慮自己園區的建設經營,沒有考慮到與周邊園區、合作社和農民的合作,致使園區效益不理想。一些成功的休閑農業園區,在規劃階段就考慮到與周邊資源的整合與優化,在生產經營中,充分利用比較優勢理論與附近的合作社在產品布局、生產、加工、存儲、運輸、銷售等環節進行充分合作,形成高效的產業鏈條,追求效益最大化。
北京一個年運營收入達到幾億元的園區,除了與周邊鄉村和農民合作,還在內蒙古、河北等地建設生產基地,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優勢生產園區所需的農副產品,以園區品牌進行銷售,效益十分可觀。
休閑農業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期,希望每一位休閑農業投資者,都能夠在這一行業的建設經營過程中,深入研究分析認識休閑農業產業的發展規律,做好認真細致的資源、政策和市場調查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協調好與園區周邊農村、農民的關系,充分挖掘利用好園區所在地豐富的文化、歷史和資源,努力打造特色突出、品質優良、創意豐富的受消費者喜愛的休閑農業園區,為實現鄉村振興做出貢獻。
(作者單位:北京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編輯:成德波